近年对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的潜心研究,不难发现现有国企集团和民营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趋势日益演化,日益形成新的战略特点和管控特点。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政治上更加提倡“自由、公平、正义、民主”,经济上提倡“各种所有制经济要素充分竞争”,民营经济参与经济改革,分享改革红利。理解未来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大势必须基于以下事实进行理性揣摩。
一、十八大后的中国形势和集团化企业发展
形势一:海洋强国和美丽中国
“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加强对海洋领域的控制,争夺临海海洋资源控制。不单只是对海洋军事力量提出要求,更是对海洋经济和临海产业园区的隐形要求,未来国家继续重视并加强对临海园区、海岛飞地、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等建设。我们应当继续实施“蓝海战略”,更加积极主动提出“向海洋进军”,打造沿海产业链,以“经济岛链”的思维对抗美国、日本等国的“政治岛链”的封锁,走向“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理性思维,拓展理论空间缩短对“中国梦”实现的时间要求。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意欲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倡“和谐共处”,加大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发力力度,可想而知,未来对环保行业、垃圾处理行业、水处理行业、能源节约行业等提供了足够空间和支持。我们还应当继续发力于针对“美丽中国”而发展起来的“美丽行业”,关注这些行业,力推民营经济实体全面进入“美丽行业”,民营经济尽早进入该领域全面开花,冲破各种障碍,“以时间换取空间”,全面解放该领域固有势力制约。
形势二: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
解读“十八大”对于经济的阐述,解放对于民营经济的控制力度,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多个核心领域,未来中国将迎来又一轮的“国退民进”的思潮,民营经济将扮演更为积极角色。未来各经济因素的发展方向呈现以下特点:
1、国有资本更为紧密与民营资本合作,相互合作和竞争。
2、民营资本地位日益将凸显,民营企业家将拥有更为显著的政治地位。
3、民营资本初次在新的经济领域运营,缺乏经验,将交付大量学费。
4、如何处理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合作关系,理顺资本竞争脉络,将成为未来理论界研究的重点。
形势三:多元化和专业化
近来中央和国人对国企贪大求全,多样化经营和混合经营发展议论较多,在产业组合上表现为“利用霸权和特有资源蚕食各个产业领域的市场”,在地域上表现为“我批评了他们(指北京银行),我一打个盹,你们就跑了。北京还不够你们干的,你们跑了,北京谁来管?(王岐山语)”,对央企的产业多样化经营和地域延伸化不看好。
未来的国有企业集团应当更为精干,走向专业化经营是未来发展趋势,从近期汇丰银行撤资平安集团可见端倪,“做大做强”将转变为“做强做精”,“国企瘦身”将进一步提上日程。具体为:
1、国企剥离非相关业务,轻装上阵,加强主业的绝对控制,走向“成熟一个产业,控制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上来,而不是“全面开花,哪里挣钱去哪里”的野路子;
2、国企的产业撤离将给民营经济带来发展机遇。
3、海外扩张上,将更为重视“用主业拓展市场”,加大对海外市场的争夺。
形势四:城镇化和农业化
根据目前形势判断,可以预知城镇化建设将在未来几年着力推进,早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发动力,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发展,第二个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与中央近几年推进的“三农建设”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
中国人口流动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流动”,还未真正全面走向“从城市到农村流动”,城镇化建设将系统解决这两个问题,加上近期释放的“户籍改革和异地高考改革”的信号,未来“农村人变成城市人”的发展态势将十分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局面将系统打破。
未来城镇化和农业化发展将带动房地产开发业务、工程建设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城市运营行业、公共设施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关注此类行业发展态势,解决如何“从大城市进军小城镇”发展的道路。
二、集团战略是一个政治问题
我研究多年的集团战略,不管是国企的集团战略和民企的集团战略,必须适应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布局发展,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企业集团战略的问题就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据以上的分析解读,我认为未来中国企业集团战略将呈现以下趋势:
1、在产业领域上,临海园区、海岛飞地、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等行业、环保行业、垃圾处理行业、水处理行业、能源节约行业、房地产开发业务、工程建设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城市运营行业、公共设施等行业及战略性新型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2、在产业布局上,向“海洋进军”,向“城镇农村竞争”,向“海外竞争”,向“国企控制的核心领域竞争”的“四向竞争”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
3、在资本结构上,民营资本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更加主动与国有经济分庭抗礼,争夺经济话语权。“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将同等发展”。
4、在经济主体形式上,国企更加注重主业发展,剥离非主业经营,捍卫国家经济命脉,由于国企腾挪产业空间,民企将更加注重混业经营,进入国企原先占有的领域。呈现“国企将越来越专业化,民企将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5、在产业区域上,由于政策上的顶层设计和底层冲动相互联动下的“上下畅通”,更加重视对于区域平衡、产业平衡、资本平衡、发展平衡、结构平衡的要求。未来产业区域的走势为“从东部迁移到西部和中部”,“从城市迁移到城镇农村”、“从国内迁移国外”。
各集团化企业必须把握以上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未雨绸缪方能在十八后的中国中占据主动位置。
三、集团管控是一个体制问题
集团型企业战略将决定其集团管控方式,既然集团战略是一个政治问题,我认为集团管控必将是一个体制问题。我们在推动中国集团性企业管控发展同时,必须结合政府在政治、经济、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动向。集团管控是一个体制问题具体变现为:
1、在政治体制上,“民主决策、国退民进和专业化发展”的呼声要求国有资本将陆续减少甚至撤离相关核心领域,大部分国企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将更加走向独立自主,部分产业领域的国有股权将进一步缩小,治理体制上将进一步发挥董事会作用,提倡民主决策,进一步强化职业经理人队伍,提倡专业决策;“大部制改革、政府机构精简、重视网络信息和公关等”将推动国企组织架构调整,国企组织架构将迎合政府机构改革,部分具有行政色彩的组织机构将进一步缩减,部分重叠部门将合并,国企信息化部门和公关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战略发展部门和资本运作部门将进一步强化。
对应民营集团化企业,将越来越重视多样化经营和跨区域经营,产业扩张、区域分散管控难度将凸显,股权结构将越来越现代化,治理将越来越清晰,董事会作用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将越来越重要。组织架构上将更加具有扩张性和攻击性。战略发展、资本运作部门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2、在经济体制上,“继续深化改革,民营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进入新领域,面临新业务管控难等问题,股权结构上国有股权和民营股权将更为紧密结合,组织体制上,新业务部门和具有孵化性质的部门将越来越重要。“城镇化建设和二元对立结构的破除”,大量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将越来越寻求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合作,“本土化经营”将产生大量本地人才管理问题、本地管理方式的适应问题。管控重点体现在于对于人力资源管控和资本管控模块上。
以上分析只是初略阐述国家战略影响将集团战略,进而影响集团的管控方式和管控重点,透过零星现象,我认为未来集团管控将呈现以下特点:
1、在股权结构上,走向多种成分股权混合经营。第一体现在部分领域的国企国有股权将一部缩减,民营成分股权将进一步增加,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合作进一步紧密;第二体现在外来股权和本地股权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股权,推动企业本地化经营。
2、在治理结构上,走向进取型治理,由于多样股权成分参与,多样治理主体较量更加通过透明治理平台展开角力。董事会作用进一步发挥,监事会和各种专业性委员会地位进一步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发展,民主决策和专业决策有效结合。
3、在管理结构上,国企组织架构将迎合政府机构变革,行政色彩浓厚的部门将进一步缩减,职责交叉部门将进一步合并,更加呈现精简有效,战略性部门、资本性部门信息化部门和管理改善部门进将加强。民营企业组织架构将更加扩张性和攻击性,新业务部门、资本部门、战略部门地位加强、多种委员会协商制度将有序建立。
4、在权力结构上,凸显两组矛盾:国企体现在国企的专业化经营的集团总部越来越强势和分子公司本地化经营要求的分权管理矛盾将进一步激化;民企体现在跨行业跨区域发展要求分子公司更加自主经营和集团总部暂时性弱化的矛盾。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地位凸显,授权有序,分权有章进一步明确。
5、在管控机制上,越加对于决策机制、信息报告机制、经营计划机制、经营例会机制、职能派驻机制的重视和加强。
“十八大”提出“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以前没有人走过,要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同时提出照抄西方道路不适应中国国情”。由于国情所致,各国体制千差万别,千篇一律。既然说集团管控就是一个体制问题,那集团管控也就没有标准的范式可言。管理无定式,集团管控也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四、把握变革步伐方能赢得未来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和体育各领域都呈现了新的气象,这些新的现象必将带来管理界的变革和更新。十八大后时代是中国转型、改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大型集团型企业更应当把握这个时代的脉搏,清晰倾听这个时代改革的步伐,努力将自身的战略和管控同国家的发展和谋划相联系,真正通过自身努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